薄井大山峡桥(眼镜桥)
碓冰第三桥(うすいだいさんきょうりょう)是位于群马县安中市的碓冰峠上,日本最大的砖砌拱桥之一,由于其优美的外观,被亲切地称为“眼镜桥”。该桥于明治25年(1892年)完工,长91米,高31米,作为四跨拱桥,支撑着当时最新的阿普特式铁路。目前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废弃的铁路线被整治成步行道“阿普特之路”,游客可以在桥上散步。特别是在秋天,红砖与红叶形成美丽的对比,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基本信息
- 景点名称
- 薄井大山峡桥(眼镜桥)
- 所在地
- 安中市松井田町坂本
- 交通方式
- 从JR信越本线横川站步行100分钟到达[游步道阿普特之路],或乘出租车约10分钟。
- 停车场
- 有停车场
- 营业时间
- 自由散步
- 休息日
- 全年无休
- 费用
- 免费
- 联系方式
- 电话号码:027-382-1111
- 官方网站
地图
详细信息
碓冰第三桥梁位于日本群马县安中市松井田町坂本,是跨越碓冰峠的日本最大砖石四拱桥。因其优美的外型被称为“眼镜桥”,现已被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它于明治24年(1891年)6月开始建设,翌年的12月完工。这座桥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建成,是当时最先进土木技术的结晶,桥长约91米,高约31米。使用的砖块约有200万个,设计由英国工程师查尔斯·A·波纳尔(Charles A. Pownall)和日本工程师古川晴一共同完成。它是明治时期引进西方技术的象征性建筑。
这座桥是为跨越曾被称为“交通困难地区”的碓冰峠而建,是日本首次引进的阿普特式铁路的重要支撑结构。阿普特式铁路是通过在轨道中部设置齿形的道轨,确保在急坡区安全运行的方式,自明治26年(1893年)起,到昭和38年(1963年)新线开通前在信越本线横川至轻井泽区间使用了约70年。
如今,包括碓冰第三桥梁在内的第二桥梁到第六桥梁,以及相关的隧道和变电所遗址,已被指定为“碓冰峠铁路设施”的国家重要文化财。废线遗址被整治为步道“阿普特之道”,游客不仅可以步行在桥上,还能在途中近距离观察旧丸山变电所和十个隧道等当时的铁路遗迹。
眼镜桥周围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观令人陶醉,春天的新绿、夏天的深绿、秋天的红叶和冬天的雪景各具特色。尤其在秋天的红叶季节,红砖拱桥与红叶交织成的美景令人叹为观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
碓冰第三桥梁是明治时期技术与美学的结合,象征着日本的现代化,是一项珍贵遗产。它被经济产业省评选为“现代化产业遗产”,松村博选定为“日本百名桥”,以及入选“遗产100选”,至今仍是历史、文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碓冰峠的象征,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