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狭台山橋(眼鏡橋)

碓氷第三橋梁(うすいだいさんきょうりょう)是位於群馬縣安中市的碓氷峠上,日本最大規模的磚造拱橋,由於其優美的外觀而被親切地稱為「眼鏡橋」。該橋於明治25年(1892年)完工,這座長91公尺、高31公尺的四連拱橋支撐了當時最新技術的阿普特式鐵路。目前被指定為國家的重要文化財,廢線遺跡已經整修為遊步道「阿普特之道」,遊客可以在橋上行走。特別是在秋天,紅磚與紅葉的美麗對比讓遊客驚嘆,成為很多觀光客造訪的熱門景點。

基本資訊

景點名稱
薄狭台山橋(眼鏡橋)
所在地
安中市松井田町坂本 
交通方式
從JR信越本線橫川站步行約100分鐘抵達「遊步道アプトの道」,或搭乘計程車約10分鐘。
停車場
停車場 有
營業時間
散步自由
休息日
年中無休
費用
免費
聯絡方式
電話號碼:027-382-1111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碓氷第三橋梁位於群馬縣安中市松井田町坂本,是橫跨碓氷峠的日本最大級磚造4連拱橋。因其優美的姿態被稱為「眼鏡橋」,現已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該橋於明治24年(1891年)6月開工,並於翌年25年(1892年)12月完成,僅用一年半建成的這座橋,集結了當時最尖端的土木技術,是一座壯觀的結構,總長約91公尺,高度約31公尺。使用的磚塊達到約200萬個,設計由英國工程師查爾斯·A·波納爾(Charles A. Pownall)與日本工程師古川晴一共同完成。這是明治時期西洋技術導入的象徵性建築。

這座橋是為了越過曾被稱為「交通難所」的碓氷峠而建設,作為日本首次導入的阿普特式鐵路的重要結構。阿普特式是為了安全通過陡坡區域而在鐵軌中央設置的齒狀架空軌的方式,自明治26年(1893年)起至昭和38年(1963年)新線開通之前的約70年間,於信越本線橫川至輕井澤區間使用。

現在,包括碓氷第三橋梁的第二橋梁至第六橋梁及相關的隧道與變電所遺址,已被指定為「碓氷峠鐵道設施」的國家重要文化財。廢線遺跡已整備為步道「阿普特之道」,遊客不僅可以在橋上行走,途中還可近距離觀賞當時的鐵道遺構,如舊丸山變電所與十個隧道等。

眼鏡橋周邊四季各有其自然之美,春天的新綠、夏天的濃綠、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各具特色。特別是在秋季紅葉季節,紅磚拱形橋與紅葉交織的景象美不勝收,吸引了眾多遊客成為熱門拍照地點。

碓氷第三橋梁是明治的技術力與美學感性融合的日本現代化的珍貴遺產。它被指定為經濟產業省的「現代化產業遺產」、松村博選定的「日本百名橋」,以及「遺產100選」,如今仍然是歴史、文化和自然和諧共存的碓氷峠象徵,深受許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