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公园茨城县自然博物馆
基本信息
- 景点名称
- 博物馆公园茨城县自然博物馆
- 所在地
- 〒306-0622 茨城县坂东市大崎700
- 交通方式
- 从筑波快线“守谷站”乘坐关东铁路巴士前往岩井巴士总站,在“自然博物馆入口”下车。
- 停车场
- 停车场 有 约1,000个车位
- 营业时间
- 9:30~17:00(最后入馆时间为16:30)
- 休息日
- 星期一(如果星期一是节假日,则为之后的第二天)及年末年始(12月29日至1月1日)
- 费用
- 正常时
一般610日元,满70岁以上300日元
高中生380日元,小学生和初中生110日元 - 联系方式
- 电话号码: 0297-38-2000
- 官方网站
地图
详细信息
茨城县自然博物馆,位于茨城县最大的自然环境保护区“菅生沼”的岸边,是日本最大的自然体验型博物馆之一。博物馆占地约15.8公顷(相当于东京 Dome的约3.5倍),以“从过去学习、认识现在、测量未来”为基本理念,让人们在享受与自然的互动中学习。该馆于1994年(平成6年)作为“扎根于茨城风土的综合性社会教育机构”开放。
馆内由5个常设展室和1个特别展室共6个展室组成,全面介绍了宇宙与地球的形成、生命的演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入口处,由与姐妹馆中国内蒙古博物院合作展出的全球最大之一的剑齿象“松花江猛犸象”和亚洲最大之一的蜥脚类恐龙“诺埃罗龙”,以及被称为“活化石”的“红杉”欢迎来访者。这些展品作为象征“过去”的标志,展示了宏伟的规模,让人们感受到地球的历史。
第一展室“进化的宇宙”通过银河、行星和陨石等介绍宇宙的奥秘,并可以身临其境地学习太阳系和火星的地形。第二展室“地球的起源”通过岩石、矿物和化石追溯地球的诞生及生命的进化过程。第三展室“自然的机制”通过生态模型和生物展示介绍在森林、湖泊、海洋等多样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第四展室“生命的机制”通过骨架和昆虫标本解说生命的机制和繁殖的原理,第五展室“人类与环境”则学习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濒危物种的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努力等内容。
户外设施则是利用自然本身作为体验的场所,杂木林、谷田、树木样本园等遍布其中。“蜻蜓池”可以观察湿地植物和水中生物,而“古代广场”则可以体验古代生活,提供多样的现场工作体验。此外,明治时期建造的珍贵土木遗产“反町闸门桥”也是观光的亮点之一。而过一座步行专用的“菅生沼亲水桥”,则可以前往体验学习设施“水海道明日香之里”。
每年举办3到4次的特别展也备受欢迎,关于大王乌贼的生态和恐龙研究等独特主题每次都吸引了众多目光。通过馆内外的活动,这里作为“与自然共生、与市民合作的学习与发现的场所”,深受幼儿到成人等各个年龄层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