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城
基本資訊
- 景點名稱
- 白石城
- 所在地
- 〒989-0251 宮城縣白石市益岡町1-16
- 交通方式
- 從JR「白石藏王」站搭計程車5分鐘
從JR「白石」站步行15分鐘 - 停車場
- 有停車場
- 營業時間
- 9:00~17:00(11月到3月為16:00,最終入館時間為30分鐘前)
- 休息日
- 12月28日~31日
- 費用
- 成人400元,小學、中學、高中生200元
- 聯絡方式
- 電話號碼: 0224-24-3030
-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白石城(別名:益岡城・枡岡城)是位於宮城縣白石市中心的益岡公園內的一座平山城,為白石市指定的史跡。自關原之戰以來,直至明治維新的約260年間,作為仙台藩南端的守護要地,成為伊達家重臣片倉氏的居城。白石城是少數在元和元年(1615年)頒布的「一國一城令」後仍獲准存續的城堡之一,在戊辰戰爭期間更是奧羽越列藩同盟盟約的締結地,成為時代轉折點的重要舞台。
歷史沿革
在戰國末期時期,城堡的存在被推測,但創建者及年代的史料卻稀少,因此尚未確定。至江戶時期,片倉家持有此城作為居城,維新後則交給新政府,並於明治7年(1874年)被拆除。為了紀念片倉小十郎景綱的偉業,平成7年(1995年)依據史實復元了三階櫓(天守閣、大櫓),以及大手一之門及大手二之門。此外,江戶時期的一部分城門被遷移到寺院,東口門被移至當信寺,厩口門則現存於延命寺。
三階櫓(天守閣)的復元與結構
復元年:平成7年(1995年)/距離明治7年的拆毀約120年
規模:3層(1樓=東西9間×南北6間,3樓=東西5間×南北3間)
高度:石垣頂端約16.7米(作為戰後木造復元天守,其高度和寬度均為最大級別)
復元方針:基於挖掘與史料調查,進行「盡可能忠實的」木造復元。受建築基準法第38條的特別認定,使用國產材和傳統工法進行重建。
主要材料與工法:柱子=吉野檜,裝飾材料=青森檜,松圓木・紅杉等。採用不使用加強金具的傳統木組,牆面則為當地土牆→石灰仕上。厚度約21~24cm的耐火構造,耐用年限預計約250年。
內部功能:1樓外圍為武者跑道,北側及西側配有石落孔,外牆上設有矢狹間(方形)及鐵砲狹間(圓形)。3樓兼具物見櫓,四周裝有欄杆及火頭形出入口。視野極佳,可以俯瞰白石城下及蔵王連峰。
石垣:天守台部是未經加工的自然石堆放而成,外牆基部至大手門則使用接合技法和填充石,反映出時代差異和功能差異。
公園・季節的觀賞重點
益岡公園內種植約200棵櫻花樹,每年4月中旬正值觀賞期。夏季可以從天守閣眺望「白石夏祭花火大會」,10月下旬則是紅葉的最佳時期,白漆喰的城堡與彩葉形成強烈對比。同時舉辦的菊花展也為城景增添了色彩。冬季則是雪與石灰的白色、雲母瓦的銀色、木材的自然色彩和諧交融,背後是蔵王連峰所構成的壯麗景觀。
體驗與設施
甲冑穿戴體驗:參觀者可在場內拍攝照片,受到國內外觀光客的喜愛(需預約的情況)。
白石城歷史探訪博物館:展示500分之一比例的城郭及城下町的立體模型,以及與片倉家相關的甲冑、刀劍、火繩槍等。可透過大型螢幕的影像了解白石城的歷史。館內設有土產店(小十郎周邊商品及白石名產・うーめん等)及飲食空間。
觀賞重點
復元的三階櫓,外觀的美麗與內部結構相結合時,更能深入理解。狹間、石落孔、石垣的堆砌方式的不同,以及傳統木組的樑與接合處等,無不展現其看點。最上層的欄杆上俯瞰白石市街與蔵王連峰的壯觀全景,隨著季節與時間的變化而變幻,吸引著前來的遊客。
白石城是將片倉小十郎及伊達家的軍事與文化記憶傳承至今的白石市象徵。這座以傳統工法復元的木造天守,其實用的設計、四季變化的景觀及各類體驗活動,吸引了從歷史愛好者到家庭旅客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