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仁寺
基本資訊
- 景點名稱
- 建仁寺
- 所在地
- 〒605-0811 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大和大路通四條下ル小松町584號
- 交通方式
- 從京阪本線祇園四條站步行7分鐘
- 停車場
- 停車場 有 普通車43輛
- 營業時間
- 10:00~16:30(閉門17:00),11月~翌2月是~16:00(閉門16:30)
- 休息日
- 4/19~4/20、6/4~6/5 及其他因法會而休息的日子。
- 費用
- 境內免費,方丈・法堂800元
- 聯絡方式
- 電話號碼:075-561-6363
-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建仁寺是位於京都市東區的臨濟宗建仁寺派總本山,眾所周知是京都最古老的禪寺。建於建仁2年(1202年),由從宋朝回國的榮西禪師創立,模仿中國百丈山的禪風。寺名源於當時的元號「建仁」,由鎌倉幕府的第二代將軍源賴家捐贈寺域而得以建立。
創建初期,寺廟被設立為兼學禪、天台、密教三宗的道場,靈活應對當時的宗教情勢。隨後在正嘉元年(1258年),東福寺的開山圓爾辨圓一度進入寺內,努力恢復境內的面貌;而在正元元年(1259年),據傳宋朝的禪僧及建長寺的開山蘭溪道隆亦曾短暫滯留於此。在這樣的背景下,建仁寺逐漸確立了作為純粹禪道場的形象,嚴格遵守禪的作法與規則。
室町時代時,室町幕府依據中國的制度建立了「京都五山」,建仁寺被列為第三位,受到幕府的厚待而繁榮發展。然而,因戰亂和頻繁的火災,寺廟多數建築遭到燒毀,特別是在天文年間(16世紀中期)的大火中受到重大損失。
其後,在安土桃山時代的慶長4年(1599年),移築自安藝安國寺的方丈開始復興,並在江戶時代的德川幕府保護下整備諸堂,制度和學問也逐漸確立。明治時代因政府的宗教政策,臨濟宗建仁寺派獨立,成為該派的總本山。此外,受到廢佛毀釋等影響,塔頭的統合進行,境內的規模縮小至過去的一半。
建仁寺的伽藍,以勅使門正面直線排開的三門、法堂和方丈構成,為典型的禪宗寺院。正門的勅使門是傳承鎌倉時代後期風格的銅板屋頂斜切式四脚門,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由於門柱和門上残留的戰亂箭痕,亦被稱為「矢の根門」或「矢立門」。
法堂於明和2年(1765年)重建,為五間四間、一重、裳階附帶的佛殿建築。天花板上,為紀念創建800年而由畫家小泉淳作氏在2002年所畫的巨大「雙龍圖」,壯觀的天井畫有相當於108塊榻榻米的視覺衝擊,令來訪者驚嘆。
位於北側的方丈是從安藝安國寺移築而來,保留了桃山時代的顯著特徵,為重要文化財。內部保留了海北友松所繪的50幅襖畫,營造出莊嚴的空間。方丈前庭有著鋪滿白砂的枯山水庭園「大雄苑」,讓人感受到禪的靜謐與洗練的美感。
此外,本坊展示著傳為俵屋宗達所作的國寶「風神雷神圖屏風」的高精細複製品,與海北友松的作品可以一同欣賞。原本的作品均寄託於京都國立博物館。
在文化面上,每年4月20日舉行「四頭茶會」。這一天正值建仁寺的開山榮西禪師的誕生日,紀念榮西將茶種帶回日本並普及飲茶習俗的活動。這是一場傳統「四頭式」的正式茶會,吸引許多茶人和參拜者聚集。
此外,每月第二個星期日的早晨,會舉行坐禪體驗會「千光會」。早上7時30分至兩小時的坐禪之後,還能聽到法話,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是接觸禪的精神的寶貴機會。修學旅行等團體亦可通過事前諮詢體驗。
院內散佈著如靈洞院等14座塔頭,其中一些不對外開放,但部分塔頭、庭園和茶室則向公眾開放。巡遊這些景點,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建仁寺的多層次魅力及禪的世界觀。
如此,建仁寺不僅擁有作為日本最古老禪寺的歷史,還融合了建築、繪畫、庭園、茶道與坐禪等多種文化元素,是京都舉足輕重的名刹。其兼具靜謐與格調的佇立,為來訪者帶來深刻的感動與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