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

法隆寺

法隆寺是由聖德太子於推古14年(606年)所創建的寺廟,現在已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寺廟最初建立為岡本宮,與法隆寺、四天王寺、中宮寺等一起,被視為太子所建立的七大寺廟之一。
法隆寺是在飛鳥時代由聖德太子所建立,特別是西院伽藍被認為是現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築群。寺廟經歷了火災和災害的考驗,保留了其歷史價值至今。境內擁有許多國寶和重要文化財,約擁有200件文化財。法隆寺在日本佛教建築及美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基本資訊

景點名稱
法隆寺
所在地
〒636-0115 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法隆寺山內1-1 
交通方式
JR法隆寺站 搭乘前往法隆寺的巴士「法隆寺門前」下車即達
近鐵筒井站 搭乘前往王寺的巴士「法隆寺前」下車後步行5分鐘
JR王寺站(北口)搭乘前往「國道橫田・夏普前・法隆寺前」的巴士 於「法隆寺前」下車
停車場
町營(普通車 500元,大型巴士 2,800元)
營業時間
參觀時間
上午8時~下午5時 2/22~11/3
上午8時~下午4時30分 11/4~2/21
費用
個人
成人(中學生以上)…1,500日圓
小學生…750日圓
聯絡方式
電話號碼:0745-75-2555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背靠著美麗的矢田丘陵,俯瞰著廣闊的大和平原,聖德太子於推古天皇9年(601年)在斑鳩的里建立了斑鳩宮。不久之後,太子發願為已故的父親用明天皇建立寺廟,於推古15年(607年)完成了法隆寺。太子積極吸收中國的優秀政治與文化,特別是佛教,建立了四天王寺、中宮寺、廣隆寺等寺廟,並藉由冠位十二階、憲法十七條的制定以及遣隋使的派遣等措施推動國家的發展,但可惜於推古30年(622年)時,49歲的他在世人的悲痛中逝世。之後,太子的志向由其長子山背大兄王繼承,但因蘇我入鹿的軍隊而使大兄王和太子家族滅亡。法隆寺隨後由崇敬太子的人民所護持,但根據《日本書紀》,在天智9年(670年),寺廟幾乎被完全燒毀。然而不久之後重建工作展開,至遲在奈良時代初期,中心伽藍以飛鳥時代的風格復興,隨後形成了被稱為世界最古老木造建築群的現在的西院伽藍。

另一方面,斑鳩宮則在奈良時代的高僧行信僧都因哀嘆其荒廢而於天平11年(739年)左右,為了祈求太子的菩提而在宮跡上建立了夢殿,這是以夢殿為中心的建築群即東院伽藍。儘管歷經滄桑,今天的法隆寺仍能讓人們目睹自飛鳥時代以來的許多佛像和建築物,以及無數的藝術工藝品,實在是幸運之事。

▶金堂
金堂是西院伽藍最古老的建築,深邃的屋簷與穩定的身姿十分美麗。入母屋造的雙重瓦屋頂和下層的裳階(もこし)板葺的對比,以及深邃的屋簷下的垂木(たるき)與雲斗、雲肘木的和諧共奏出悅耳的韻律。(飛鳥時代 國寶)

▶五重塔
日本最古老的塔五重塔,其五重目基座的直徑僅為初層的一半,且搭配深邃的屋簷,賦予其穩定感。屋簷被雲肘木輕柔支撐,讓觀者不覺厭倦。心柱下的心礎中安置著佛舎利。(飛鳥時代 國寶)

▶中門・回廊・經藏・鐘樓
中門
作為西院伽藍的主要入口,中門的屋簷深深覆蓋,正面呈現四間二戶及兩個進出入口的特徵。柱子上有著與金堂相同的卍崩形及人字型的割束,高欄傳承著壯麗的飛鳥時代風格。(飛鳥時代 國寶)

回廊
回廊連接東側的鐘樓、中央的大講堂及西側的經藏,環繞著平行的五重塔與金堂。平安時代之前的回廊在經藏、鐘樓前閉合,大講堂、經藏、鐘樓建於回廊的外側。此外,西側比東側多出一間的設計,被認為是考量金堂與五重塔的平衡所致。(飛鳥時代 國寶)

經藏
這一建築是專門用來安置經典的設施,現在則安置著傳入日本的天文與地理學的百濟學僧觀勒僧正的雕像(平安時代)。同時,堂內有三伏藏(其他則在金堂內與大湯屋前)之一,傳說中收納有足以重建法隆寺的寶物。(奈良時代 國寶)

鐘樓
此建築於延長3年(925年)因雷擊與大講堂一同被燒毀,目前的鐘樓根據經藏的風格重新建造。吊掛在鐘樓中的平安時代銅鐘(重文)在現在的時年間會參加年中儀式中敲響。(平安時代 國寶)

▶大講堂
大講堂位於金堂和五重塔的北側,原本獨立於北側的回廊外建造,但在延長3年(925年)焚燒後,於正曆元年(990年)依據幾乎原本的規模重新建造。且北側的回廊延長,使堂前變得寬廣而清新。此外,堂內安置的藥師三尊像是重新建設時新造的。(平安時代 國寶)

▶大寶藏院與百濟觀音堂
大寶藏院以百濟觀音堂為中心,連接東西兩側的寶藏,安置著傳承於法隆寺的眾多珍寶。其中特別是傳承飛鳥時代建築風格的宮殿形玉蟲匣,因為周圍的金具下有玉蟲的翅膀而得名。此外,還有以橘夫人念持佛為傳說的精緻光背與後屏,上面是坐在蓮池中出現的阿彌陀三尊像的匣子,以及以其溫柔的臉龐能將惡夢轉為吉夢的夢違觀音像,還有傳自中國的白檀造的九面觀音像、描繪天人的金堂小壁畫、百萬塔等,至今仍傳承著上代文化的氣息。

▶聖靈院・東室
聖靈院
隨著聖德太子信仰的高漲,為安置聖德太子尊像(平安末期),在東室的南端部進行改造,便成了這個聖靈院。內部有三個匣子,中央的匣子裡安置著聖德太子的尊像,左側的匣子中是太子的長子山背大兄王及兄弟皇子殖栗王的像,右側的匣子裡飾有太子的兄弟皇子卒末呂王及高句麗僧恵慈法師的像(均為國寶),每年在3月22日的會式(御命日法要)時會開啟門扉。(鎌倉時代 國寶)

東室
西院伽藍的東西兩側各有東室與西室這兩棟南北延伸的建築。這東室是位於東側的僧房,住在法隆寺的僧侶生活於此。這棟建築的東側有一間名為小子房的僧房的妻室。(飛鳥時代 國寶)

▶三經院・西室 上御堂
三經院・西室
三經院的名稱是源於聖德太子對勝鬘經、維摩經及法華經的注釋《三經義疏》,是由西室的南端進行改造成立的。每年夏安居的三個月(5月16日~8月15日)在西室裡進行這三經的講座。(鎌倉時代 國寶)

上御堂
據傳此堂是由奈良時代的天武天皇之皇子舎人親王的發願而建立,但在永祚元年(989年)倒塌,目前的建築是鎌倉時代重新建設的。堂內安置著平安時代的釋迦三尊像(國寶)與室町時代的四天王像(重要文化財)。此堂於每年11月1日至3日進行特別開扉。(鎌倉時代 重要文化財)

▶夢殿・絵殿・舎利殿・傳法堂・東院鐘樓
夢殿
穿過西院的東大門,寬闊的參道正面出現了東院伽藍,甍嶙嶙上閃耀著夢殿的璀璨寶珠。這裡是聖德太子斑鳩宮的遺跡,朝廷信任的高僧行信(ぎょうしん)因宮址的荒廢而哀嘆,發願建立太子供養的伽藍,據說於天平20年(748年)開始舉行聖霊會(しょうりょうえ),成為太子信仰的聖地。

聳立於高基壇上的八角圓堂夢殿是東院的主堂,屬於天平創建的建築,然而在鎌倉期的寬喜2年(1230年)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造,雖然高度、屋簷、組件等有大幅改變,但仍能保留古樸的風貌,甚至可從古材復元至天平時期的樣貌。(奈良時代 國寶)

夢殿本尊特別開帳
春季 4月11日~5月18日 秋季 10月22日~11月22日
絵殿・舎利殿
此建物的東側稱為舎利殿,安置著聖德太子在2歲春天朝東合掌後出現的舎利(釋迦的遺骨)。現在每年1月1日至3日會舉行名為「舎利講」的法要,開放此遺骨供奉。此外,西側納入了描繪聖德太子一生事跡的障子畫的絵殿。(鎌倉時代 重要文化財)

傳法堂
傳法堂是將聖武天皇的夫人橘古那可智的住宅改造為佛堂,這來自於當時稀有的地板為木板的設計。堂內安置有三組乾漆阿彌陀三尊像(奈良時代)以及眾多佛像。(奈良時代 國寶)

東院鐘樓
此鐘樓為鎌倉時代的袴腰(はかまごし)形式的建築,內部懸掛著奈良時代的梵鐘,上面刻有「中宮寺」字樣。(鎌倉時代 國寶)

▶西圓堂・藥師如來像
西圓堂
在西院伽藍的西北小高地上,有安置著名為峯的藥師的藥師如來像的八角圓堂,據傳此堂的建立是光明皇后的母親,橘夫人的發願,於養老2年(718)由行基菩薩所建。目前的建築是在建長2年(1250)重新建造,但凝灰岩的基石及雙層的須彌壇仍可見到天平時期的遺跡。堂內中央的藥師如來像周圍環繞著十二神將像,東面則安置有千手觀音像,北面則為不動明王像。此外,堂內還奉納著數量可觀的刀劍、弓、甲冑、鏡等,至今超過一萬件的逸品被收存於寶物庫中。(鎌倉時代 國寶)

藥師如來像
坐落於八角形的裳懸座上的丈六大藥師如來像,稱為「峯的藥師」,至今仍受到許多人的深切信仰。光背為鎌倉時代的後補,雙圓相上附著七佛藥師及千體佛。(奈良時代 國寶)

▶南大門
法隆寺的主要入口,總門。這是一個三間一戶的八腳門(やつあしもん),在現法隆寺建立時是位於中門前的石階上,但因為寺域擴大而移至當前的位置。創建時的門在永享7年(1435年)燒毀,永享10年(1438年)於現在的地方重新建造。(室町時代 國寶)

▶食堂・綱封藏
食堂
原本是法隆寺的寺務所政所,但至平安時代,開始作為僧侶用餐的食堂(じきどう)。此建築與食堂南側的細殿相接,因此被稱為「雙堂」,乃是奈良時代的建築風格。(奈良時代 國寶)

綱封藏
用以保管寺寶的藏。此藏為「雙倉」風格的建築。原本是與正倉院同樣的勅封之藏,但因為負責各寺管理的「僧綱所」委託開封而稱之為此。(平安時代 國寶)

▶東大門・築地圍牆
東大門
此門也被稱為「中之門」,位於西院和東院之間。古時似乎建於鏡池的東側,朝南而建,但據說在平安時期時搬到了現在的位置。此門是奈良時代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屬於少見的三棟造建築。(奈良時代 國寶)

築地圍牆
築地圍牆是用黏土逐層(版築)堆砌而成的建築。法隆寺內不僅有南大門兩側延展的築地圍牆,還有圍繞各塔頭的築地圍牆,分隔著各自神聖的區域。築地圍牆被堅固的各層逐漸受到風雨侵蝕,形成條紋樣式,成為歷史風景的一部分。(桃山~江戶時代 重要文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