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閣寺
金閣寺的歷史悠久,最初是鎌倉時代的公卿西園寺公經的別墅。足利義滿接收此地後,開始建造了北山的山莊,隨後轉變為寺院並命名為鹿苑寺。
金閣寺由三層樓閣組成,最上層的究竟頂(くげつちょう)採用唐樣禪宗佛殿的建築風格,金箔覆蓋的金色外觀極為美麗。其內部安置著佛舎利,並裝飾著璀璨的飾品。
金閣寺的境內還有美麗的庭園和茶席「夕佳亭」,被視為北山文化的象徵。此外,金閣前的鏡湖池映照著的「倒影金閣」也是知名的美景。
這座寺院曾因戰火而燒毀,但在昭和30年得以重建,其美感至今仍吸引著眾多的遊客。金閣寺作為日本的文化遺產受到高度評價,其美麗與歷史價值讓它成為京都的代表名勝之一。
基本資訊
- 景點名稱
- 金閣寺
- 所在地
- 〒603-8361 京都府京都市北區金閣寺町1
- 交通方式
- 市公車「金閣寺道」下車
- 停車場
- 使用時間
上午8:40~下午5:10
容納台數
250台(第一・第二・第三停車場合計) - 營業時間
- 參拜時間:上午9:00〜下午5:00
- 休息日
- 無休
- 費用
- 參拜費用
成人(高中生以上)500日圓
小・中學生300日圓 - 聯絡方式
- 電話號碼:075-461-0013
-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金閣寺的歷史
▶位置
義滿於延文三年(1358年)出生,父親是足利二代將軍義詮(Yoshiakira),母親是石清水八幡宮檢校通清的女兒良子,幼名稱為春王。在南北朝的抗爭頻繁的康安元年,義滿三歲時,楠正儀、細川清氏等人大舉攻打京都,將軍義詮逃往近江。義滿被隨從抱著逃至建仁寺,蘭洲良芳和尚為了保護義滿,給他披上僧袍隱藏了五天,然後秘密將他送往播州白旗城的赤松則祐那裡。隔年,義滿平安回到京都。
在貞治六年(1367年),義滿在天龍寺受到當時住持春屋妙葩的授衣。春屋妙葩及其弟弟子義堂周信成為義滿終生不變的精神支柱。當年,父親義詮去世,義滿於次年年僅十一歲便繼位為將軍,但根據父親的遺言,由管領細川頼之協助幼君,幫助義滿成為出色的將軍,並致力提升幕府的威望。
十一歲繼位的義滿在細川頼之的協助下,控制地方有力的守護大名,逐步確立將軍的地位。應安四年(1371年)時,他完成了正在室町北小路建造的室町第,將幕府移至此地。在那裡挖了一個大型池塘,引水自鴨川,庭院栽種了四季花卉,花開爛漫,因而人們稱之為「花之御所」。當時南北朝的分裂仍在持續,細川頼之等人的努力下,統一的曙光才剛開始顯現。
▶名稱
金閣寺因其舎利殿(シャリデン)金閣而聞名,通稱為金閣寺,正確名稱為鹿苑寺(ロクオンジ),是由足利三代將軍義滿所建造的山莊北山殿所構成。其宗派屬於臨濟宗相國寺派。鹿苑的名稱取自於佛陀初次說法之地的地名鹿野苑,開基者足利義滿的法號即為鹿苑院殿。
▶開山
金閣寺與銀閣寺是受到很多參觀者喜愛的禪寺,但兩寺院皆為臨濟宗相國寺派的山外塔頭寺院,均由本山相國寺的夢窗國師共同追請開山。目前本山相國寺的住持同時擔任兩寺的住持,塔頭寺院的住持負責兩寺的運營。
▶義滿之前
北山這個地名可追溯至平安時代,當時北山有靈厳寺、興隆寺、法音寺等寺院,並且有許多天皇的陵墓和塚,火葬也在那時進行。這片土地後來成為權勢驕人的西園寺家所有,公經建立了氣勢雄壯的「北山第」。然而,隨著鎌倉幕府的滅亡,西園寺家也失去了權勢,北山第逐漸荒廢。義滿接受了這片北山第並重新建造了北山殿。
▶西園寺家
西園寺家最初出身於藤原氏北家,起初並不引人注目,直到西園寺公經的時代,成為朝廷的中心人物,權勢超過當時的攝關家。於這個時代(約1220年),公經注意到如今金閣寺所處的地點,決定建立西園寺,並提出將自己所擁有的尾張國松枝庄與此地交換,並成功達成協議。當時有關建造的史料現已無法考證,但已知的是在元仁元年(1224年),舉行了盛大的落慶供養,次年藤原定家首次見到西園寺・北山第。根據定家的記載,其風格獨特且新穎,四十五尺的瀑布和碧瑠璃般的美麗池塘讓人驚艷。西園寺・北山第象徵了藤原道長的繁榮,公經亦試圖超越這一點,當時被喻為地上的仙境與此岸的淨土,然而隨著時代的推移,西園寺家逐漸衰敗,西園寺・北山第亦衰退,現存的僅有池塘的遺跡。
▶義滿的時代
義滿於室町建造室町第並將幕府移至此地,之後這裡被稱為花之御所,成為政治中心。義滿在夢窗國師的弟子春屋妙葩禪師處參禪,並建設一座寺廟,在幕府旁建造了相國寺。相國寺成為五山文學誕生的中心地,且文化繁榮。然而,義滿並不滿足於此,開始進行荒廢的北山第大規模修復,並重建北山殿。其中的舎利殿便是金閣,一層供奉釋迦三尊,二層是觀音殿,三層存放佛舎利。隨後之前在室町殿舉行的活動移至北山殿進行。義滿開始對明進行貿易,並在北山殿迎接明朝的勅使。這樣收集中國的各種文化,建立了北山文化。
義滿去世後北山殿失去了作為將軍邸的資格,根據義滿的遺言轉變為禪寺,並以其法號鹿苑院殿命名為鹿苑寺。對於早期的鹿苑寺,我們的認識並不十分清楚。
▶義滿之後
在將軍家庇護下的多個禪院,隨著將軍家權威的衰退而陷入財政困難。隨著應仁之亂的爆發,許多禪寺,包括本山相國寺受到劫掠,鹿苑寺也遭受損害,但金閣、石不動堂、護摩堂等倖免於難。此後,足利十五代的歷史走向結束,經過安土桃山的劇變,進入德川家康的平安時代。
▶江戶時代
西笑承兌被德川家康任命為鹿苑寺住持,他是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兩位政治顧問。西笑承兌進一步穩固了鹿苑寺的經濟基礎,並通過西笑的法系繼承下來。
▶明治時代
明治時代的鹿苑寺失去了庇護者,經濟基礎受到削弱,並經歷廢佛毀釋的法律困難等各種挑戰。但在歷代住持的努力下,克服了這些困難並得以維持。首次接待參觀者是在明治二十七年,在大阪舉行的「共進會」(今の博覽會)時由當時的住持貫宗長老所開始。
▶參觀
佛教寺院的庭園不同於基督教的庭園,受到佛教世界觀的支持,堂塔與伽藍及庭園共同表現出佛教的世界觀。訪問寺院,置身於此環境中,相較於法話和說教,讓人更有說服力地接觸佛教世界。
隨著日本戰後經濟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參觀者造訪金閣寺。透過參觀,讓全世界更多的人認識禪和禪文化,進而被認可其價值。金閣寺的參觀經驗,隨著歷史悠久而持續發展,成為獨特的布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