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奈寺

仁和寺於仁和4年(888年)由光孝天皇的勅願創建,並因宇多天皇剃髮入寺而聞名,是真言宗御室派的總本山。作為歷代皇族擔任住持的門跡寺院,享有極高的格調。寺內有由京都御所的紫宸殿移築而來的金堂(國寶)、五重塔、二王門等江戶時代美麗建築。以遲開聞名的「御室櫻」在4月中旬迎來盛開,吸引眾多遊客。於1994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基本資訊

景點名稱
仁奈寺
所在地
〒616-8092  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區御室大內33號 
交通方式
京福電車「御室仁和寺」下車,徒步約3分鐘
嵐電「御室仁和寺站」下車徒步約3分鐘
停車場
有停車場
營業時間
3~11月 09:00~17:00(最後進入時間 16:30)
12~2月 09:00~16:30(最後進入時間 16:00)
費用
境內免費(御室花祭 3/22~5/6為500元)、御所庭園800元、靈寶館500元
聯絡方式
電話號碼:075-461-1155
官方網站

地圖

詳細資訊

仁和寺是由宇多天皇於仁和四年(888年)完成的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創建是基於宇多天皇的父親光孝天皇的發願,寺名取自當時的年號「仁和」。宇多天皇出家後進入仁和寺並設立御座所(御室),因此這座寺廟也被稱為「御室御所」。

仁和寺從創建初始就以皇族擔任住持的門跡寺院而佔有特別地位,長久以來保持著高貴的格調。在室町時代的應仁之亂(1467年至77年)中,許多堂宇被燒毀,但在江戶時代初期的重建中,現在仍然保存的壯麗伽藍得以建立。

境內有從京都御所移築而來的金堂(國寶)等多處歷史悠久的建築,還有五重塔、二王門、御影堂等。五重塔高約36米,各層寬度幾乎不變,優雅的造型是其特點,與晚開的「御室櫻」一道成為仁和寺的象徵。

此外,從明治到大正期間重建的「御殿」,由宸殿和白書院等組成,與池泉式庭園的北庭和美麗的白砂南庭一起,傳承著御所風的優雅姿態。這些庭園於2021年(令和3年)被指定為「仁和寺御所庭園」國家名勝。

文化財方面極其豐富,包括仁和寺的本尊阿彌陀三尊像(國寶)、絲綢本彩色孔雀明王像、寶相華蒔繪寶珠箱、醫心方及三十帖冊子等多件珍貴的典籍、佛畫和工藝品。這些寺寶每年數次在靈寶館公開。

春天來臨時,約200棵「御室櫻」在中門附近爭相綻放。御室櫻樹高約3米,相對較低,能在眼平高度享受花朵的美麗,因此受到許多人的喜愛。1924年(大正13年)被指定為國家名勝,在4月中旬的花期,境內被華麗的氛圍包圍。

總之,仁和寺以建築、文化和自然三大要素完美調和,是京都著名寺廟,並於1994年(平成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古都京都的文化財」世界文化遺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