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宿
该地区于昭和56年被国家指定为“重要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居民们秉持“三不原则”,“不出售、不出租、不拆毁”,以保持其美丽的景观和传统。在江户时代,许多大名、商人和旅人曾经经过这里,尤其是伊达政宗和丰臣秀吉也有到访大内宿的记录。
进入明治时期后,铁路的开通使宿场的地位有所下降,但随后的交通网络发展使大内宿成为避开主干道的选择,得以保留古老的街道风貌。至今,这里的景观和生活在四季变化中依然充满生机。
每年2月举行的“大内宿雪祭”和7月的“半夏祭”,均有着800年的历史,吸引了大量游客,使得这里热闹非凡。
大内宿是一个能够让人全方位感受日本历史与文化及美丽风景的珍贵地点。因此,它被视为向下一代传承其价值的重要存在。
基本信息
- 景点名称
- 大内宿
- 所在地
- 福岛县南会津郡下乡大内山本
- 交通方式
- 从会津铁路会津线由野上温泉站乘坐出租车约15分钟。
- 停车场
- 有停车场
- 营业时间
- 参观自由
- 联系方式
- 电话号码:0241-68-3611
- 官方网站
地图
详细信息
▶宿场町的形成
大内在江户时代作为下野街道的一处宿场而繁荣,明治以后由于交通路线的变化而得以保存,至今仍留存着昔日的面影。这条街道自镰仓时代起就已经是连接会津和关东的重要通道。
然而,街道的整备似乎并未彻底。从战国时代开始,各地街道的整备逐渐被重视,作为全国统一的一部分开展了相关工作。
德川幕府继承了这一做法,对五街道的干线及其附属的各街道进行管理,并称其为支线,或称为脇往还、脇道等。下野街道作为一条支街,相较于干线规模较小,街道和宿站的设施也显得不足。此外,大内离若松约四里半(十六·五公里),离田岛约五里(二十公里),当时的一天行程约为八至十里,大内宿处于中宿,是本街道的间宿,用于休息和用餐。
大内宿的形成大致是在同一条街道旁的川岛宿于承应三年(1654年)建立的时期,因此推测大内宿几乎也在这个时候形成。江户时代的街道整备与德川幕府的统治体制的确立密切相关,这一时期已经对五街道及脇街道进行了整备。
▶流传至今的高仓宫以仁王传说
治承四年(1180年)5月,后白河天皇的第二王子高仓宫以仁王与源赖政共同举兵,目的为追讨平家,但在宇治川之战中输给敌人,途中逃往奈良时被流矢击中而亡。然而,关于大内集落,有传说说以仁王在逃出京都后安全抵达大内,并在此停留了数天后,继续向越后国出发。
当时被称为山本村的的大内集落因与宫中大内里的名称相同,故取名为“大内”。这里还流传着“春季有花,秋季有红叶的锦山,东边的都城,大内的里”的诗句。
后人将王子以高仓大明神的名义祭祀,明治3年5月18日更名为高仓神社,至今仍然作为村庄的守护神被供奉。
以前人们在5月举行祭礼以敬奉高仓宫以仁王,但因与插秧季节重叠,工作繁忙,所以节庆迁移至一年中的“半夏生”,如今被称为“半夏祭”。
由于这一区域多雪,田植的时间较晚,通常会在“半夏祭”之前完成田植。
▶现在的大内宿
1981年(昭和56年)被选定为国家重要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成为每年吸引超过80万游客的县内知名旅游胜地。如今,大内宿的居民仍坚守“不可出售、不可出租、不可破坏”的三大原则,继续传承大内的景观和传统屋顶施工技艺。